美丽讲堂
视频推荐: 南阳有没有美容学校
地址: 南阳美发美容化妆职业培训学校
招生热线:+0377-63141888
微信:a03777766

美丽讲堂

GROUP content
当前位置:首页>新中国60年女性流行…

Title
新中国60年女性流行发式的变迁
小分区的变化介绍 颜色表达的意义

POSTTIME:2017-10-15 作者:本站 点击量:2140

 
从我国各阶层人群的服饰、发型文化,观察建国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时代演变的轨迹、社会进步的图景,是一个饶有趣味的话题。其中,作为现代社会学的研究项目,还真不少呢!无论在实用还是理论方面,都有很大价值。可不要小看发型所包容的文化内涵啊!
  无论男女老少,每天清早起床后,除了穿衣吃饭,就是梳头的事情。男子头发虽然简单,但不能漠然视之。至于女子的头发更加重要,不管梳辫子还是剪短发,盘发髻还是披长发,是将头发卷曲还是染黄,不断变换的发式背后是社会潮流的推动,还有情感的宣泄与个性的展示。
  女人发型关系到社会风化
  有人认为,女人梳何种发型,是关乎社会风化的大事。
  20世纪以来,中国女子都留长发,大多数结辫子。小姑娘到十三四岁不再剪头发,她们的长辫子,是满头蓄发编成的。从前未成年和未婚女子大多将长发盘成丫髻,就是将头发向后梳,盘成两个圆髻贴近耳后。年轻女子也有梳辫子的,梳一个大辫子,用“红头绳”扎起来。
  过去女人都有个“木梳盒子”,里面装着木梳、篦子、簪子、钗子,还有耳坠儿、手镯等。盒子是木头做的,或描画,或雕刻,无论简陋还是精致,都是女人的心爱之物。
  20世纪初,孙中山先生领导了推翻清朝的革命,并带头剪辫蓄发。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后,男人们争相剪去了辫子。1915年前后,一些妇女也开始剪短发,但时间不长,多数人又重新蓄发盘髻。那时期最流行的是“S”(爱思)髻,因形状像英文字母S而得名,有竖S形和横S形。还有一种叫“辫子头”的发髻,先梳成辫子,再盘起来。这种发髻不易散,梳“辫子头”的女性很多。
  五四运动以来,随着民主科学思潮传入,一些知识女性接受了妇女解放思想的启蒙,自我意识开始觉醒。“短发”逐渐流行。那时所谓“短发”是相对于原来的超长发而言的,其实也不算短,至少长到肩膀。城市的时髦女子大多用缎带将头发束起,也有用珠宝玉翠做成各种发箍套在头发上。由于当时赴西方和日本留学的女学生很多,在留学生和进步女性中流行一种仿照日本妇女发式的“东洋髻”。
  “刘海儿”也风行一时,最早流行的是“一字式”,长达2寸,一般盖在眉间,也有的遮住两眼;接着是“垂丝式”,将头发分成圆角,成垂丝状;后又有“燕尾式”,将额发分成两缕,修剪出尖角,呈燕尾状。民国初年还风行过一种极短的刘海儿,远远看去若有若无,美其名曰“满天星”。
  西风东渐,上海、北京、南京等大城市出现了烫发。可以烫卷或烫直,样式也多种多样,变化非常丰富,所以适应性很强。卷发可以让人看起来更加的生动,而烫直发主要适用于自然卷发和想做新发型的人。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特质来选择烫发的式样。
  追求摩登的女人们,一窝蜂似的涌进理发店,将头发烫成波浪式或螺旋式,当年上海月份牌上的时髦美女,大多是卷发的。那时天津的前门香烟卖不过上海的美丽牌香烟,原因之一是美丽牌香烟盒上画的是烫卷发的时髦美人。有的女子甚至开始染发。中国人的头发天生是黑发,但黑头发会令人感到比较沉闷,所以当染发技术传入中国后,很多人开始选择改变头发的颜色,染发成为一种潮流。适当的颜色可以使肤色看起来更好,增加头发的动感和光彩。
  女子对美丽的追求是天性,开明人士逐步达成了一种共识:“女子挽髻、打辫、剪发都可以的,只要不耗费、耗时,妨碍卫生便是了。”
  新中国发式的曲折变迁
  20世纪50年代,中国妇女流行一种“解放头”,来自解放区女干部、女战士梳的中短发。这种发型长度在肩膀以上,本色、自然、健康、朝气蓬勃。剪短发比梳辫子省事利落,是代表“妇女翻身得解放”的发式,在宣传的号召下逐渐推行全国各地,体现了新中国初期的时代特征。
  城乡妇女纷纷效仿“解放头”。爱美的人又将“解放头”略作修饰,有的别上个花卡子,有的在发卡上插朵小绢花。
  但是年轻姑娘们还是喜欢梳辫子,不过从前流行的单辫变成了双辫,长辫变成了中短辫。扎双辫时,头发向后梳,在脑后一分为二,编成两条辫子。头绳扎在辫梢,也有不扎头绳儿扎橡皮筋、塑料筋,或束一绸布条的。双辫两条对称,姑娘们活动时,辫子跟着舞动,那时人们赞美一个姑娘时,总会说“头上梳着两条大辫子”。
  50年代中,烫发的妇女也不少,式样多为大波浪。到了1957年“反右派斗争”和1958年“大跃进”运动以后,在60年代初“国民经济调整巩固提高”的困难时期,逐步流行“运动头”,妇女的头发剪得更短,本来发梢与肩膀齐已经属于“解放型”了,这时更进一步,发梢与耳垂齐,很少再有装饰。这种剪发变得越来越短的趋势,看来与频繁的政治运动有关。是否象征了革命热情的再度高涨?而烫发不那么盛行了。
  在1966年夏季开始的“*”风暴中,女子发式首先被“革了命”:梳长辫子的人必须将辫子剪短,不许超过肩膀;烫发被视为“资产阶级”的发式而销声匿迹;短剪发流行,成为革命者的标志。一些女红卫兵在短发上梳一个偏向一侧的小刷子,或者将头发向后梳两个小刷子,倒也利落省事,便于头上再戴一顶造反派的标志——红军帽。
  改革开放,烫发重新风靡全国
  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,中国女性的发式随着开放的春风再度丰富多彩起来。从70年代末开始,随着社会政治环境的变化,城市妇女开始小心翼翼地进行着追求美的尝试。单调、呆板的剪发已经不能满足女性的爱美之心,烫发潮流再一次流行于全国,且日渐风靡,有爆炸式、长波浪式等式样。烫卷的刘海儿也开始风行起来了。1979年,家住北京丰台的杨风准备结婚了。她平时梳辫子,结婚那天剪了个“削半花”,就是把短发略微烫一下,再把烫出来的卷花削掉一半,显得很时髦。
  到80年代,烫发已经是很平常的发型了。当时还有一种被叫做“清汤挂面”的披肩长发,深得青年女性钟爱。伴随着烫发的流行和发型式样的多样化,发卡、发带、发油、发乳等饰发和护发的用品一并而来。
  90年代后期的中国,妇女头发的色彩逐渐靓丽起来。美发逐渐成为美容最重要的一步,头发被看成是张扬自我个性的最具表现力的装饰。
  进入21世纪,美发美容与国际接轨,传统的简单护发已逐渐被深层的润发所取代,以二合一洗发露为代表的各种洗发、护发产品琳琅满目。
  改革开放以来女生流行的发式
  翻开学生时代的相册,披肩发、刚兴起卷发时的卷花头、朴素的大辫子、脑后短短的双小辫……都曾经风靡一时。


(一)改革开放30年来女生流行的10种发式 
  (1)大麻花辫(流行期:70年代末)
  中国女性向来有留长发的习惯,所以大长麻花辫成了经典发型,梳直长发各分为三缕,结为“麻花”型;有两根分在脑袋两边的,更有一根长长地拖在背后的,撒娇时,甩起来很好看。往往越长越稀贵,甚至有大姑娘以留到1米多长的大辫子为荣的。但是结婚后就要把辫子挽起来改成发髻,以表示稳重端庄。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,这种大辫子渐渐消失了。
  (2)双小辫(流行期:70年代末—80年代初)
  卷发也好直发也好,均分成两边在脑后扎成两个小辫子,既潮流又便于工作劳动。后来又发展出两边不均分的扎法。特点是短小,显得干净利落,不大结麻花了,又称为“小刷子”。通常女工和大学女生喜欢扎这种“双小辫”。
  (3)卷花头(流行期:70年代末—80年代中)
  那时候烫发并不太复杂,只是把头发弄卷,没有造型可言。有“热烫”(加热成型后再烘干)也有“冷烫”。那时不少女孩买了发卷自己做卷发,经常可看到顶着满头发卷的人走上街。
  (4)稀刘海(流行期:80年代初)
  中国女子额头的“刘海”早就有了,是从戏曲“刘海砍樵”的装扮而来。但一般刘海不能覆盖眉毛遮到眼睛,且不能过密。说是稀刘海,实际上就是梳头的时候刻意漏掉些许几根飘在前额。这个稀刘海有多稀?数数有多少根就知道了。
  (5)马尾巴(流行期:80年代)
  对女士来说最保险而且显得自信的发型,当属在脑后或头顶把头发扎成干净整齐的马尾巴形状,利索自然而不太夸张,给人成熟又活泼的感觉。当时很时髦,带点儿洋气。
  (6)拱发(流行期:80年代)
  取头顶的一小撮头发扎起来,并且向上拱起形成一个包,用发夹或猴皮筋、色带固定。据说这是“增高”的好手段,很受小个子女孩的欢迎。
  (7)披肩发(流行期:80年代至今)
  前额不留刘海,把头发往两边梳开,自然随意披在肩头,赋有飘逸感。当年“青春偶像”林青霞这种清纯的披肩发造型,是80年代女孩子纷纷效仿的对象。可以拉成直发,也可以烫成卷曲形,更可以染成金黄色、银白色、火红色甚至蓝色、绿色、胡萝卜色、西兰花色……
  (8)学生头(流行期:80年代至今)
  学生头,望文生义就知道是中小学女生爱梳的青春发式,可算是流行最广也最久的发型了,到如今仍在*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。只不过如今的学生头层次感更强了而已。
  (9)盘刘海(流行期:2006年至今)
  过去刘海之所以是刘海,就得乖乖地呆在额头上。然而时尚潮流颠覆了它,悄悄让刘海变成可以像发辫一样扎起来,或分为许多股,可以自由发挥的发型。
  (10)BOB头(流行期:2007年至今)
  这款类似于樱桃小丸子的发型,跟学生头还真像。不过BOB头的招牌,即是整齐严密的刘海,缺此便不可称为正规的BOB。
  (二)轰动一时但不太普及的2种发式
  (1)爆炸头(流行期:80年代中期)
  80年代的选美现场,小姐们穿着旗袍顶着爆炸头亮相,引起了台下观众的啧啧声。其实那时候的爆炸头还算很收敛的。如今有些故作惊人之态的爆炸头,可真像原子弹、氢弹爆发的蘑菇云。
  (2)眼镜儿头(流行期:80年代后期)
  把眼镜戴到头上的做法是从香港那边流传过来的,有些人专门买了墨镜或塑料儿童眼镜在头上作装饰。
  新世纪一位中年妇女的激情:我留披肩发啦!
  有位老大姐自述:很久以前就羡慕别人的一头漂亮飘逸的披肩长发,看到那丝丝垂直的秀发,总认为,人家那是天生的,自己的又软又细,略带卷曲和干涩的头发,自然没法和人家相比,于是也就只能在梦里看看自己留披肩发的模样了。这种思想下,年近不惑之年的我从没为自己好好打扮过!
  作为女人爱美之心怎不强烈,但只是由于自己的不自信,便有意回避年龄、容貌、打扮、化妆等等问题!整天工作、家庭,忙得不可开交。猛回头,看看自己走过的路,原来一路上那么多的风景没来得及欣赏便已行路过半!自己只是行色匆匆、风尘仆仆的旅人!
  校会上看到40多岁的女教师烫了发,染了鲜艳的黄色,自己很受感动!干吗不欣赏自己,干吗不享受生活!昨天我去理发店,理发师修发的同时我问他,我的发质可否留披肩发,他说当然可以,但要拉直。我怀着试试看的想法,第一次留披肩发,两个小时后,面对镜子里出现的仿佛梦中的自己,很是高兴!回家老公很高兴,他说:“怎么以前就没发现你留这发型更好看呢!”我留披肩发了而且很漂亮!
  漫漫人生路,其实很短暂,作为匆匆旅人的你我,何不学会让心静一静,尽管脚步匆匆,我们还是可以欣赏欣赏自己沿途的风景!最好让自己也成为别人眼中一道亮丽的风景!
  中学里披肩发的风波
  留披肩发应不应该?
  据报道,2005年5月10日中午,海口市第七中学初二学生小韩哭着告诉媒体记者:“学校政教处几个领导把我和同学小冯按在桌子上,强行剪掉了我们的披肩发,我们的脖子也被抓伤。”因为学校从4月11日起规定女生不许留披肩发,否则责令限期改正,拒不改正将强制执行。此事引起人们的强烈反响和一场辩论——
  正方:校有校规,必须遵守
  读者老李:家有家法,校有校规,作为学生就要遵守。有些学生甚至学影视明星的样子染发、留长发,穿奇装异服,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精力,影响了学习。现在的年龄不应该把心思放在怎么去打扮自己,而是应放在怎么好好学习上面。

反方:不允许简单粗暴
返回列表

地址:南阳长途汽车站向南300米路东南阳培训学校三楼报名    招生热线:+0377-63141888  60599888 微信:a03777766    豫ICP备16025813号
技术支持: 河南三粒沙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  
在线客服
热线电话

微信公众账号